首页 > 文章中心 > 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范文精选

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范文第1篇

1引言

人本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风靡全球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它的兴起与繁盛表明了管理学与伦理学的融合趋势。人本管理是一种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组织的最重要的资源,把组织内全体成员作为管理的主体,围绕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服务于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实现组织目标和组织成员个人目标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活动的总称。从以上定义出发,我们可以认为现代企业管理着眼点已经从对“物”的管理转向对“人”的管理,将“利用人”工具理性与“为了人”价值理性相互结合。人本管理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即尊重人,关心人,激发人的热情,满足人的合理需要。企业只是满足人的需要的一种工具,它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终极目标,保证人的幸福和自由全面的发展。

人本管理是时展的产物。它在知识经济时代显示出新的特征,在不同企业里它的表现形式多样化,但其核心价值观始终是企业生存发展之灵魂。

2人本管理的思想始于对人性的假设

任何一种管理理论方法或实践均以一定的人性假设为基础,如何认识人的本质或本性,是管理学上理论纷争及其发展的本源。从管理发展历史来看,对人性认识假设大致经历了古典时期的“完全理性人”假设、西蒙的“有限理性人”假设、泰罗的“经济人”假设、梅奥的“社交人”假设、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人”假设、史克思的“复杂人”假设。基于这些假设而产生的X理论、Y理论、超Y理论(权变理论)等多种管理理论,都源于对人性善恶价值的不同判断。如X理论假定人性恶,人总是好逸恶劳、自私的,安于现状的;而Y理论假定人性善,人在一定环境中具有创造性,有实现自我的内在需求。这两种理论侧重于人的客观理性。而超Y理论假定人既追求经济利益,又有情感、社会需求,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

人本管理的人性假定是“主观理性人”,这一观念融合了以上几种假设。它认为人具有客观理性——人的行为的客观后果是有利于最充分实现自身的利益;且具有主观理性——每一个人都依据自我偏好集对各种事物作出独立的主观价值判断,并依照这种主观价值判断作出趋利避害的行为决策,力求能最大化地实现自己的利益。这种客观与主观相统一的人性假定,既承认个体主观效用的多维性,又认识到客观上满足需要的实际效果,便于人本管理采用多种激励方法,运用经济的物质手段或非经济的精神手段,最大限度地创造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在现实中,这种“主观理性人”假设更符合个人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状,体现个人目标理性与工具理性的辩证关系,从而为企业人本管理奠定了较为全面且真实的思想基础。

3人本管理的本质是对人文资源的开发

人是管理的资源,由于这种资源是通过文化积淀、显现、发挥而开发的,所以人文资源与人力资源不同,后者沿用的是“利用人”工具理性逻辑,前者注意到工具理性与“为了人”价值理性的融合,更加显示资源的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因而采用柔性管理与激励分散化方式,注重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团队精神的塑造。

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是发现人才,爱护人才,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体现出“企业靠人”的观点。但善待人并善用人是不够的,因为企业里的人并不愿意象牺牲品或小孩子一样被利用,他们希望对自己的资源拥有管理权,希望能感受到自已是在对有意义的事业做出个人的贡献。因此,管理者必须相信人是企业中最有价值的财产,相信他们有能力取得卓越成绩,并且帮助他们发现自己行为的意义,指导他们获得事业成就感,这就体现出“企业即人”的思想。企业是人的集合体,这种“高度的信任文化”和“相信人的潜能”遵循的原则也是基本的有关所有人类关系和组织普遍准则,如公平、正义、诚信、正直,这些原则是不证自明的,它们象自然法则一样,不管你是否遵守,它们都在发挥作用。企业能否最有效开发人的潜能取决于企业坚持这些基本准则的程度。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推动经济的作用日益明显,这就使企业管理必须考察知识活动过程,但知识的载体是人,所以研究知识活动规律的同时,应尤其注重对企业的人文资源进行开发。因为相对于原材料、机器设备这些有形资产而言,专利技术、商誉、企业伦理等是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使用没有排它性,并且使用得愈多,价值愈高。企业价值观是无形资产的基础,也是企业人文资源中的精髓。“作为赢得成功的企业的哲学的实质,价值为所有的职工提供了共同方向,并指导他们的日常工作,成功的企业经营是因为它们的职工对组织价值的确认、信奉和实践”。兰德公司通过调查世界100年不衰企业发现,这些企业价值观的共性有三点:第一,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第二,共同价值高于个人价值,共同价值是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保证;第三,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用户价值高于生产价值。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竞争不只是产品力、销售力、服务力之间的竞争,而且是核心价值观释放、显现出来的企业文化力、形象力的竞争。

4人本管理的目标——企业为人

企业是员工与社会相互沟通、联系的中介组织。企业赢利不仅为了提高员工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为股东及其他资产所有者带来可观利润,更为重要的是企业为社会、为人类创造着有价值的产品与服务,满足了人类物质与精神上的需求,因而大多时候企业的谋利行为是与社会利益相一致的。但现实中企业往往认为经济价值高于一切,这主要由于体验价值的主体处于各种身心需要没有完全满足的境况之时。但正如个人的需求在物质上是有限的,在精神上是无限的,人的革命意义不仅是为了维持肉体的物欲满足,而更多地是追求精神的自我满足一样,企业行为也不仅仅是追求产值与利润等经济效益,而更多地是为社会进步与人类的共同利益作出应有的贡献。企业的终极价值,不仅在于维系企业的生存发展,而是为了促进整个社会乃至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

企业若能把握终极的价值目标,就能在实践中避免种种片面、陕隘、短期的逐利行为。强生公司1982年收回市场所有止痛药胶囊(因有人发现胶囊中含氰化物成分)损失了7200万美元,市场占有率由原先37%降至7%,但此举之后5个月回复至28%,3年后恢复正常,并由此奠定了强生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诚信基础。“企业为人”承认企业本质的服务性,就不会满足于提供优质产品,更主要的是看这些产品是否真正发挥了为社会和人的发展服务的功能。发达国家的投资市场上,色情、烟草、军火、、污染这五大行业不具备股票道德指数,许多投资者在交易委托书中声明禁止将自己的资金投向这五大行业。一个有远见、具备真正竞争意识的企业,应该保持企业行为和终极价值观的统一,应当为它的所作所为负责。“如果仅从今天规则,就不可能利用机会创造完美的利益,就不可能利用高尚的竞争道德创造新的利益。事实上,这恰恰是企业利益、社会利益和长远的最大的利益之所在”。

人本管理就是在“重视人、尊重人、服务于人”这种核心价值观引导下,通过多种多样的管理手段与方法,贯彻、信守、发挥着价值观的驱动作用,维持与稳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5核心价值观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

从企业的生存来看,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生存的基石。IBM公司CEO小托马斯。沃森认为:“为了生存并取得成功,任何一个组织都必须具备一整套健全的信念,来作为它一切制度和措施的前提;其次我还认为,公司取得成功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便是忠实地严守这些信念;最后我认为,公司在它的生命历程中,为了迎接瞬息万变的环境的挑战,必须做好改革其自身的一切策略,惟独不改变的是它的信念”。在以变化为支点的企业文化里,产品周期愈来愈短,物流周转愈来愈快,管理手段日新月异,但惟独只有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颗不变之心。这种核心价值观使企业不只是一个经济的实体,更具备了一个独立人格精神实体的基本要素。企业的产品与服务只是价值的符号和载体,它们在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的同时,更在为企业树品牌、创商誉、建名声。因为只有突出人在企业中的主体和主导地位,强调人的理想,高扬企业为人服务的价值观,并融于企业经营理念之中才能成为企业共同的信仰、信念与理想,才能树立起企业的形象。这种核心价值观是基点和灵魂,所以它既是企业生存之道,又是企业克服种种困难的法宝。

核心价值观范文第2篇

“富强”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核心价值观。富强即民富国强,意味着追求人民群众生活的共同富裕,意味着把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追求的首要目标。社会主义经济追求的富裕是公平正义基础上的共同富裕,其实质是要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关系,是社会主义根本价值的反映。

“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说,民主是一种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以民主政治为核心建构社会主义的政治价值观,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文明”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我们所要建构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先进文化为目标,既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又与时代进步要求和发展趋势相一致的文化价值观念。

“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和生态的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为社会和谐提供了制度前提和社会条件。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观。“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原则,其本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它既有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展的进步精神;既肯定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又实现了价值主体的广泛性;既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追求,又体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理想,理应成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作为社会主义最高价值观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各自又包含着许多具体的价值观。同时,又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整体。

只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共同富裕,才能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只有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才能为社会的富强、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法理支持;只有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和高度文明,才能给富强、民主、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只有社会和谐,才能给富强、民主、文明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自然保障、社会条件和情理支持;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和理想状态,是人的本质的最高追求,这个终极价值目标是一个阶段性实现的长期过程,贯穿并统领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的全过程。总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同构成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规定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最高抽象,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旨归和价值指向。工人阶级和所有劳动者通过自觉的奋斗,在消灭阶级、消灭剥削的过程中实现共同富裕、平等民主、文明先进、人与自然和谐,构筑全面发展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是社会主义高级阶段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可以说,对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与生态和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正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根本价值立场和价值选择。

核心价值观范文第3篇

1、引言

人本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风靡全球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它的兴起与繁盛表明了管理学与伦理学的融合趋势。人本管理是一种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组织的最重要的资源,把组织内全体成员作为管理的主体,围绕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服务于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实现组织目标和组织成员个人目标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活动的总称。从以上定义出发,我们可以认为现代企业管理着眼点已经从对“物”的管理转向对“人”的管理,将“利用人”工具理性与“为了人”价值理性相互结合。人本管理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即尊重人,关心人,激发人的热情,满足人的合理需要。企业只是满足人的需要的一种工具,它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终极目标,保证人的幸福和自由全面的发展。

人本管理是时展的产物。它在知识经济时代显示出新的特征,在不同企业里它的表现形式多样化,但其核心价值观始终是企业生存发展之灵魂。

2、人本管理的思想始于对人性的假设

任何一种管理理论方法或实践均以一定的人性假设为基础,如何认识人的本质或本性,是管理学上理论纷争及其发展的本源。从管理发展历史来看,对人性认识假设大致经历了古典时期的“完全理性人”假设、西蒙的“有限理性人”假设、泰罗的“经济人”假设、梅奥的“社交人”假设、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人”假设、史克思的“复杂人”假设。基于这些假设而产生的X理论、Y理论、超Y理论(权变理论)等多种管理理论,都源于对人性善恶价值的不同判断。如X理论假定人性恶,人总是好逸恶劳、自私的,安于现状的;而Y理论假定人性善,人在一定环境中具有创造性,有实现自我的内在需求。这两种理论侧重于人的客观理性。而超Y理论假定人既追求经济利益,又有情感、社会需求,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

人本管理的人性假定是“主观理性人”,这一观念融合了以上几种假设。它认为人具有客观理性——人的行为的客观后果是有利于最充分实现自身的利益;且具有主观理性——每一个人都依据自我偏好集对各种事物作出独立的主观价值判断,并依照这种主观价值判断作出趋利避害的行为决策,力求能最大化地实现自己的利益。这种客观与主观相统一的人性假定,既承认个体主观效用的多维性,又认识到客观上满足需要的实际效果,便于人本管理采用多种激励方法,运用经济的物质手段或非经济的精神手段,最大限度地创造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在现实中,这种“主观理性人”假设更符合个人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状,体现个人目标理性与工具理性的辩证关系,从而为企业人本管理奠定了较为全面且真实的思想基础。

3、人本管理的本质是对人文资源的开发

核心价值观范文第4篇

1.立以生活根基,上农尚伦价值观属于思想意识范畴,其生成与发展决定于社会存在。恩格斯说:“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中华传统核心价值观的生成与生长正是基于中国传统社会的生产方式及其所决定的社会结构。传统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在农业国,土地是财富的根本基础。所以贯穿在中国历史中,社会、经济的思想和政策的中心总是围绕着土地的利用和分配”。“尚农”就成为必然。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必须依靠家庭、家族集体完成,“一家几代人要生活在一起,这样就发展起来了中国的家族制度”,同时也是中国的社会制度。为了保证家族关系和谐和传承发展,就必须要处理好家庭内部的父子、兄弟、夫妇关系,家庭伦理关系就产生了。生活在一片土地上的是众多的家庭,它们之间也需要处理各种关系,而在同质性很强的传统社会,最能接受和便于操作的就是将家庭伦理关系推演出去,形成社会伦理关系。同时,按照家庭伦理关系方式演绎出来的国家伦理关系,也必然是国家统治与治理最为经济的方式。基于农耕文明比照家庭内部伦理关系形成了长期稳定的中国传统伦理文明。这样,“作为历史事实,伦理文明所有的社会价值、所有的社会精神元素、所有的社会制度系统都是在村庄血缘关系中形成和提炼出来的”。换句话说,在中国传统社会,“人的形态是以耕作形态为基础的,而耕作状态下的社区环境、家庭环境,是我们所有道德和价值的根源”。作为儒家思想核心体系核心价值观的“三纲五常”正是对传统社会人们的社会生活的概括与反映(至于科学与否则是另一问题),形成了“农耕经济、依土为本,宗法血亲、生息之根,家国同构、差序有等,道生自然、德生人伦”的伦理文明。这就是说,传统核心价值观是直接反映了人们的社会生活的。更为重要的是,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还基于现实引领了人们对人生意义的追求,让人在现实生活中、历史传承中感受生活的价值、人生的意义。

2.遵以认知心理,入世觉事传统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容本身蕴含着浓郁的道德关切和人伦特色,具有利用家庭亲情、地域乡情、人际友情等浸润教化的天然优势。也正因为这些特质,传统社会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教化,在方式上重视符合人的认知心理,把知、情、意统一起来,重视人的感性经验、生活体验,讲究入世觉事明理。一是对价值理念的阐释遵以认知心理。在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化上显示出鲜明的人性心理根源。例如“仁”,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说“人之性善”、“人无有不善”、“人皆有不忍之心”,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人类所共有的,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这样的阐述很能让人理解和接受,因为将“仁”这种人的道德行为追溯到还原为人的某种固有的心理现象,强调了“仁”的自然本能性质。这种理解,在方法上从道德周延性上就把所有的人包含了进来,把所要推崇的价值追求前置性输入人的心理深处。这等于一讲“仁”的价值理念的时候就把它预设进人的大脑之中,就给人贴了“人之初,性本善”的标签。这在内容上契合了人精神归宿需要和对自身存在价值的肯定,也从心理上契合了人有爱与被爱的需要,在价值上满足了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更为深刻的是,“以‘仁’为核心而形成的我国古代传统核心价值观,是对把人作为神的附属品的宗教观念和把人作为工具的奴隶主意识的否定,它提倡的人与人相爱、同情人、帮助人、尊重人的价值,标志着‘人’的德性本质的发现,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人本主义与人道主义两者合一的精神”。二是对价值理念的倡导贯以生活体验。作为社会核心价值观,它必然是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社会民众普遍地将它融入内心并作为行为规范、理想追求的。中国古代社会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很低,同时,中国人特有的农耕生活方式决定了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感性、重体验、重实际,要把核心价值观植入到人们的灵魂深处,不可能依靠系统理性的理论灌输,因而始终贯以生活体验方式让人们去感受、感悟。如孔子讲“仁”,很简洁,没有过多的大道理,他从亲情当中理解“仁”,由爱亲推及爱众。他讲“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从家庭中血缘关系上的爱父母兄弟天然情感,推及到爱天下所有人,形成了一种朴素的大爱、博爱。正是由这种“爱亲”到“爱众”的人性情感逻辑,才到后来孟子进一步说“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后来历代的儒家思想家都坚持这一逻辑:首先就让所要宣传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在道德理想和实践上获得了一个比较稳固的、属于人性的自然性基础,然后在这一基础上把“亲亲”的血缘伦理推向社会生活中去践履,完成一种“尊尊、长长”和“杀身成仁”的社会政治伦理。这种基于生活逻辑中的可体验性,是符合古代农业社会中广大民众的理解和接受的认知心理的。禅宗中讲“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从生活体验中说道理,还表现为尊重和遵从了人的认知经验常识。如人为什么要遵以“礼、义”?荀子讲“天地有,然后有万物;万物有阴阳,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义”,荀子作出这样的理解,切合了人们的经验常识,因而也就受到广泛认可,当然就成为社会共识了。由此,尊拜“天地君亲师”成为每一个人一生日常生活活动的时候,也就表明背后所隐含的核心价值观融入了可以体验的社会生活了。

二、导以回报机理

核心价值观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课程思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路径

一、新时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困境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报告进一步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实现个人价值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特质,外化为所学知识和经验的升华,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内化到外化的塑造。然而,就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困境而言,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声音,其立论大多从外部因素和内在认知两个方面阐述。譬如,有学者认为,伴随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信息以其自身数据全面性、可靠性、时效性弥补着传统领域发展的缺陷,已然成为当代大学生与社会交流的重要载体,基于网络技术会根据大学生搜集信息的复杂、多变从而全方位、多维度地收集个体的实行行为信息,致使数据来源极其广泛,结构也更加复杂多样,加之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不良信息的认识和判断力较为薄弱,易造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产生阻力。再如,有学者从个人情感认同因素视角看,认为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较情绪化,惯性思维亦存在强烈的逆反性,常常会根据个人喜好或贫瘠的生活经验来评判事情对错或社会现象,其价值取向多呈现自主性、开放性、多重性、冲突性等特征,缺乏理性客观的思考和判断。况言之,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大多仅局限于个人层面或者字面意思,未能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和思想行为,对国家及社会层面的含义理解并不深刻,认同感和密切度也就不高。综上所述,新时代大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学习与学会的脱节;二是辨别与辨析的脱节;三是认识和认同的脱节;四是爱自己与爱国家的脱节。如何在“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中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德树人的关键所在,为解决上述问题,通过从外部途径系统引入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使其发挥主流价值观的引领导向作用、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思想保证作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等方面的重要价值,进而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课程思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课程思政在育人理念上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前者研究的是人的思想导向,体现人的全面发展,后者则是基于三全育人的形式,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两者都是为了人的价值实现,体现协同育人的理念。

(一)课程思政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沿革“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课程思政肇端于上海,早在2014年,上海部分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胆开启教育改革的创新实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类课程中,开创系列“中国特色”品牌课程,育人成效显著,这是思政元素与各类课程融合的初步尝试;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强调,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一体化德育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发掘各类课程中的德育教育介入点,深化课程德育内涵,《意见》的推出明晰了通过课程推进德育的教育理念已初步形成,标志着各类课程的思政引领作用已确立;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该《意见》的出台,旨在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和认知能力的培养和教育,使大学生们更具责任感、使命感、仁心仁爱、弘扬和传承中华精神,预示着课程思政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明确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纲要》内容,可以看出,课程思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已日渐提高,同时也表明了课程思政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思政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价值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是打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本化形成的理论主渠道,其在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施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影响,对于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一方面通过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价,让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发挥主流价值观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引领作用,从而将国家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课程思政的系统学习不仅让教育者在课程内容讲授、传达中塑造健全人格,也会使接受者在课程知识汲取、学习中丰富崇高的精神世界,一以贯之,打造课程思政与其他课程的双向融通,实现讲透专业知识与彰显主流价值观的统一,切实发挥对大学生教育人才成长中的育人作用。

三、课程思政引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

(一)由学知到学会的引领知识的学习,从学到知和从学到会是两个层面。学:学习,知:知道,会:领会。学习、了解到领会,再到学以致用、入脑入心,方能固化思想、付诸行动,我们培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百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要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在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领是要让他们真正理解并领会价值观的思想精髓,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他们的思想引领。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思想引领的介子,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基础,虽然和思政课程发挥着同向同行的作用,但其表现形式却不一样,思政课程是基于思政理论、原理等方面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则是基于通识或专业课程基础上融入思政元素进行思想政治引领教育,从大学生的角度课程思政这种方式的思想引领传递更容易激发兴趣点。譬如,在国际贸易课程中,通过世界各国经济增长速度及脱贫指数比对,引领学生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知,增强民族富强的责任感。申言之,课程思政以专业、学科、实践为出发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设计课程为主要实施载体,将原本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德育渗透、价值塑造的教学过程,从而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更好地使学生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直观现实的理解和领会。

(二)由判断到选择的引领大学生群体多为18-22岁的青年人,其表象特点为热情、朝气、冲动、盲从、自负,做事有冲劲,有闯劲甚至不会过多地考虑后果,虽然学习能力强,对事物充满好奇心且勇于尝试,但自我意识相对薄弱,易盲目跟从,看问题武断、随性,主观臆断多理性分析少。这个时期的青年人尚未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却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即将形成确立的关键时期,因此,这个时期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趋向引领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一生,也将决定他们今后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方向,甚至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尤其在现今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扩张时期,先进的科技发展同时也带来各种负面的效应,网络暴力等通过各种途径对青少年进行思想侵蚀,恶意歪曲事实伪造不实言论,扭曲价值取向。高校课程思政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课程方式在传授大学生立足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将大德、大道、大爱、大师等大精神传递给大学生们。让“明德”“正道”和“求善”的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净化心灵,抓住大学生群体热情、朝气、对新鲜事物求知欲强等心理特点,关注和了解大学生所思所想所爱所忧,有针对性和目标性地开展课程设计,融入文化、传统礼教等知识,教会大学生们明是非,辨真理,勤学修德、客观审视,理性思考,做好各类“选择题”,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领大学生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祖国发展同呼吸共命运。

(三)由认知到认同的引领人的改变有三个阶段:认知—认同—实践。认知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认同是体认与模仿他人或团体之态度行为,使其成为个人人格一个部分的心理历程。认同的基础是认知,认同的结果是行动。同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过程也存在着由认知到认同再到践行的过程,我们在引领核心价值观的路径上,应从加强认知,构建认同,实现践行的方向上开展。故课程思政的引领重点应聚焦到如何通过广泛地、全面地、深层次地认知传播,构建大学生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上。在各类课程设计中应依据新时代大学生情感需求和行为需求的特点,切身的用大学生的角度去深刻思考,用心感悟,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体验式、互动式、激励式、引导式等方式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传递到大学生的脑中,凝固到大学生的思想上,达成情感的认同与共鸣,从而引领他们自觉践行这种思想,如在审计专业课的专业操守、职业道德的讲述中,融入公正、法治、诚信的价值观引领,告诫学生们这不仅是作为审计专业人员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同样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高素质的新时代大学生应该践行的价值理念。通过认知到认同的引领,最终达到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上的自觉和行为上的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