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范文精选

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范文第1篇

1引言

人本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风靡全球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它的兴起与繁盛表明了管理学与伦理学的融合趋势。人本管理是一种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组织的最重要的资源,把组织内全体成员作为管理的主体,围绕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服务于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实现组织目标和组织成员个人目标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活动的总称。从以上定义出发,我们可以认为现代企业管理着眼点已经从对“物”的管理转向对“人”的管理,将“利用人”工具理性与“为了人”价值理性相互结合。人本管理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即尊重人,关心人,激发人的热情,满足人的合理需要。企业只是满足人的需要的一种工具,它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终极目标,保证人的幸福和自由全面的发展。

人本管理是时展的产物。它在知识经济时代显示出新的特征,在不同企业里它的表现形式多样化,但其核心价值观始终是企业生存发展之灵魂。

2人本管理的思想始于对人性的假设

任何一种管理理论方法或实践均以一定的人性假设为基础,如何认识人的本质或本性,是管理学上理论纷争及其发展的本源。从管理发展历史来看,对人性认识假设大致经历了古典时期的“完全理性人”假设、西蒙的“有限理性人”假设、泰罗的“经济人”假设、梅奥的“社交人”假设、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人”假设、史克思的“复杂人”假设。基于这些假设而产生的X理论、Y理论、超Y理论(权变理论)等多种管理理论,都源于对人性善恶价值的不同判断。如X理论假定人性恶,人总是好逸恶劳、自私的,安于现状的;而Y理论假定人性善,人在一定环境中具有创造性,有实现自我的内在需求。这两种理论侧重于人的客观理性。而超Y理论假定人既追求经济利益,又有情感、社会需求,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

人本管理的人性假定是“主观理性人”,这一观念融合了以上几种假设。它认为人具有客观理性——人的行为的客观后果是有利于最充分实现自身的利益;且具有主观理性——每一个人都依据自我偏好集对各种事物作出独立的主观价值判断,并依照这种主观价值判断作出趋利避害的行为决策,力求能最大化地实现自己的利益。这种客观与主观相统一的人性假定,既承认个体主观效用的多维性,又认识到客观上满足需要的实际效果,便于人本管理采用多种激励方法,运用经济的物质手段或非经济的精神手段,最大限度地创造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在现实中,这种“主观理性人”假设更符合个人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状,体现个人目标理性与工具理性的辩证关系,从而为企业人本管理奠定了较为全面且真实的思想基础。

3人本管理的本质是对人文资源的开发

人是管理的资源,由于这种资源是通过文化积淀、显现、发挥而开发的,所以人文资源与人力资源不同,后者沿用的是“利用人”工具理性逻辑,前者注意到工具理性与“为了人”价值理性的融合,更加显示资源的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因而采用柔性管理与激励分散化方式,注重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团队精神的塑造。

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是发现人才,爱护人才,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体现出“企业靠人”的观点。但善待人并善用人是不够的,因为企业里的人并不愿意象牺牲品或小孩子一样被利用,他们希望对自己的资源拥有管理权,希望能感受到自已是在对有意义的事业做出个人的贡献。因此,管理者必须相信人是企业中最有价值的财产,相信他们有能力取得卓越成绩,并且帮助他们发现自己行为的意义,指导他们获得事业成就感,这就体现出“企业即人”的思想。企业是人的集合体,这种“高度的信任文化”和“相信人的潜能”遵循的原则也是基本的有关所有人类关系和组织普遍准则,如公平、正义、诚信、正直,这些原则是不证自明的,它们象自然法则一样,不管你是否遵守,它们都在发挥作用。企业能否最有效开发人的潜能取决于企业坚持这些基本准则的程度。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推动经济的作用日益明显,这就使企业管理必须考察知识活动过程,但知识的载体是人,所以研究知识活动规律的同时,应尤其注重对企业的人文资源进行开发。因为相对于原材料、机器设备这些有形资产而言,专利技术、商誉、企业伦理等是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使用没有排它性,并且使用得愈多,价值愈高。企业价值观是无形资产的基础,也是企业人文资源中的精髓。“作为赢得成功的企业的哲学的实质,价值为所有的职工提供了共同方向,并指导他们的日常工作,成功的企业经营是因为它们的职工对组织价值的确认、信奉和实践”。兰德公司通过调查世界100年不衰企业发现,这些企业价值观的共性有三点:第一,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第二,共同价值高于个人价值,共同价值是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保证;第三,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用户价值高于生产价值。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竞争不只是产品力、销售力、服务力之间的竞争,而且是核心价值观释放、显现出来的企业文化力、形象力的竞争。

4人本管理的目标——企业为人

企业是员工与社会相互沟通、联系的中介组织。企业赢利不仅为了提高员工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为股东及其他资产所有者带来可观利润,更为重要的是企业为社会、为人类创造着有价值的产品与服务,满足了人类物质与精神上的需求,因而大多时候企业的谋利行为是与社会利益相一致的。但现实中企业往往认为经济价值高于一切,这主要由于体验价值的主体处于各种身心需要没有完全满足的境况之时。但正如个人的需求在物质上是有限的,在精神上是无限的,人的革命意义不仅是为了维持肉体的物欲满足,而更多地是追求精神的自我满足一样,企业行为也不仅仅是追求产值与利润等经济效益,而更多地是为社会进步与人类的共同利益作出应有的贡献。企业的终极价值,不仅在于维系企业的生存发展,而是为了促进整个社会乃至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

企业若能把握终极的价值目标,就能在实践中避免种种片面、陕隘、短期的逐利行为。强生公司1982年收回市场所有止痛药胶囊(因有人发现胶囊中含氰化物成分)损失了7200万美元,市场占有率由原先37%降至7%,但此举之后5个月回复至28%,3年后恢复正常,并由此奠定了强生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诚信基础。“企业为人”承认企业本质的服务性,就不会满足于提供优质产品,更主要的是看这些产品是否真正发挥了为社会和人的发展服务的功能。发达国家的投资市场上,色情、烟草、军火、、污染这五大行业不具备股票道德指数,许多投资者在交易委托书中声明禁止将自己的资金投向这五大行业。一个有远见、具备真正竞争意识的企业,应该保持企业行为和终极价值观的统一,应当为它的所作所为负责。“如果仅从今天规则,就不可能利用机会创造完美的利益,就不可能利用高尚的竞争道德创造新的利益。事实上,这恰恰是企业利益、社会利益和长远的最大的利益之所在”。

人本管理就是在“重视人、尊重人、服务于人”这种核心价值观引导下,通过多种多样的管理手段与方法,贯彻、信守、发挥着价值观的驱动作用,维持与稳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5核心价值观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

从企业的生存来看,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生存的基石。IBM公司CEO小托马斯。沃森认为:“为了生存并取得成功,任何一个组织都必须具备一整套健全的信念,来作为它一切制度和措施的前提;其次我还认为,公司取得成功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便是忠实地严守这些信念;最后我认为,公司在它的生命历程中,为了迎接瞬息万变的环境的挑战,必须做好改革其自身的一切策略,惟独不改变的是它的信念”。在以变化为支点的企业文化里,产品周期愈来愈短,物流周转愈来愈快,管理手段日新月异,但惟独只有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颗不变之心。这种核心价值观使企业不只是一个经济的实体,更具备了一个独立人格精神实体的基本要素。企业的产品与服务只是价值的符号和载体,它们在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的同时,更在为企业树品牌、创商誉、建名声。因为只有突出人在企业中的主体和主导地位,强调人的理想,高扬企业为人服务的价值观,并融于企业经营理念之中才能成为企业共同的信仰、信念与理想,才能树立起企业的形象。这种核心价值观是基点和灵魂,所以它既是企业生存之道,又是企业克服种种困难的法宝。

核心价值观范文第2篇

“富强”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核心价值观。富强即民富国强,意味着追求人民群众生活的共同富裕,意味着把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追求的首要目标。社会主义经济追求的富裕是公平正义基础上的共同富裕,其实质是要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关系,是社会主义根本价值的反映。

“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说,民主是一种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以民主政治为核心建构社会主义的政治价值观,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文明”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我们所要建构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先进文化为目标,既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又与时代进步要求和发展趋势相一致的文化价值观念。

“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和生态的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为社会和谐提供了制度前提和社会条件。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观。“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原则,其本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它既有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展的进步精神;既肯定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又实现了价值主体的广泛性;既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追求,又体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理想,理应成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作为社会主义最高价值观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各自又包含着许多具体的价值观。同时,又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整体。

只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共同富裕,才能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只有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才能为社会的富强、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法理支持;只有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和高度文明,才能给富强、民主、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只有社会和谐,才能给富强、民主、文明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自然保障、社会条件和情理支持;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和理想状态,是人的本质的最高追求,这个终极价值目标是一个阶段性实现的长期过程,贯穿并统领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的全过程。总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同构成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规定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最高抽象,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旨归和价值指向。工人阶级和所有劳动者通过自觉的奋斗,在消灭阶级、消灭剥削的过程中实现共同富裕、平等民主、文明先进、人与自然和谐,构筑全面发展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是社会主义高级阶段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可以说,对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与生态和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正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根本价值立场和价值选择。

核心价值观范文第3篇

1、引言

人本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风靡全球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它的兴起与繁盛表明了管理学与伦理学的融合趋势。人本管理是一种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组织的最重要的资源,把组织内全体成员作为管理的主体,围绕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服务于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实现组织目标和组织成员个人目标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活动的总称。从以上定义出发,我们可以认为现代企业管理着眼点已经从对“物”的管理转向对“人”的管理,将“利用人”工具理性与“为了人”价值理性相互结合。人本管理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即尊重人,关心人,激发人的热情,满足人的合理需要。企业只是满足人的需要的一种工具,它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终极目标,保证人的幸福和自由全面的发展。

人本管理是时展的产物。它在知识经济时代显示出新的特征,在不同企业里它的表现形式多样化,但其核心价值观始终是企业生存发展之灵魂。

2、人本管理的思想始于对人性的假设

任何一种管理理论方法或实践均以一定的人性假设为基础,如何认识人的本质或本性,是管理学上理论纷争及其发展的本源。从管理发展历史来看,对人性认识假设大致经历了古典时期的“完全理性人”假设、西蒙的“有限理性人”假设、泰罗的“经济人”假设、梅奥的“社交人”假设、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人”假设、史克思的“复杂人”假设。基于这些假设而产生的X理论、Y理论、超Y理论(权变理论)等多种管理理论,都源于对人性善恶价值的不同判断。如X理论假定人性恶,人总是好逸恶劳、自私的,安于现状的;而Y理论假定人性善,人在一定环境中具有创造性,有实现自我的内在需求。这两种理论侧重于人的客观理性。而超Y理论假定人既追求经济利益,又有情感、社会需求,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

人本管理的人性假定是“主观理性人”,这一观念融合了以上几种假设。它认为人具有客观理性——人的行为的客观后果是有利于最充分实现自身的利益;且具有主观理性——每一个人都依据自我偏好集对各种事物作出独立的主观价值判断,并依照这种主观价值判断作出趋利避害的行为决策,力求能最大化地实现自己的利益。这种客观与主观相统一的人性假定,既承认个体主观效用的多维性,又认识到客观上满足需要的实际效果,便于人本管理采用多种激励方法,运用经济的物质手段或非经济的精神手段,最大限度地创造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在现实中,这种“主观理性人”假设更符合个人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状,体现个人目标理性与工具理性的辩证关系,从而为企业人本管理奠定了较为全面且真实的思想基础。

3、人本管理的本质是对人文资源的开发

核心价值观范文第4篇

1.立以生活根基,上农尚伦价值观属于思想意识范畴,其生成与发展决定于社会存在。恩格斯说:“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中华传统核心价值观的生成与生长正是基于中国传统社会的生产方式及其所决定的社会结构。传统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在农业国,土地是财富的根本基础。所以贯穿在中国历史中,社会、经济的思想和政策的中心总是围绕着土地的利用和分配”。“尚农”就成为必然。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必须依靠家庭、家族集体完成,“一家几代人要生活在一起,这样就发展起来了中国的家族制度”,同时也是中国的社会制度。为了保证家族关系和谐和传承发展,就必须要处理好家庭内部的父子、兄弟、夫妇关系,家庭伦理关系就产生了。生活在一片土地上的是众多的家庭,它们之间也需要处理各种关系,而在同质性很强的传统社会,最能接受和便于操作的就是将家庭伦理关系推演出去,形成社会伦理关系。同时,按照家庭伦理关系方式演绎出来的国家伦理关系,也必然是国家统治与治理最为经济的方式。基于农耕文明比照家庭内部伦理关系形成了长期稳定的中国传统伦理文明。这样,“作为历史事实,伦理文明所有的社会价值、所有的社会精神元素、所有的社会制度系统都是在村庄血缘关系中形成和提炼出来的”。换句话说,在中国传统社会,“人的形态是以耕作形态为基础的,而耕作状态下的社区环境、家庭环境,是我们所有道德和价值的根源”。作为儒家思想核心体系核心价值观的“三纲五常”正是对传统社会人们的社会生活的概括与反映(至于科学与否则是另一问题),形成了“农耕经济、依土为本,宗法血亲、生息之根,家国同构、差序有等,道生自然、德生人伦”的伦理文明。这就是说,传统核心价值观是直接反映了人们的社会生活的。更为重要的是,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还基于现实引领了人们对人生意义的追求,让人在现实生活中、历史传承中感受生活的价值、人生的意义。

2.遵以认知心理,入世觉事传统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容本身蕴含着浓郁的道德关切和人伦特色,具有利用家庭亲情、地域乡情、人际友情等浸润教化的天然优势。也正因为这些特质,传统社会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教化,在方式上重视符合人的认知心理,把知、情、意统一起来,重视人的感性经验、生活体验,讲究入世觉事明理。一是对价值理念的阐释遵以认知心理。在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化上显示出鲜明的人性心理根源。例如“仁”,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说“人之性善”、“人无有不善”、“人皆有不忍之心”,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人类所共有的,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这样的阐述很能让人理解和接受,因为将“仁”这种人的道德行为追溯到还原为人的某种固有的心理现象,强调了“仁”的自然本能性质。这种理解,在方法上从道德周延性上就把所有的人包含了进来,把所要推崇的价值追求前置性输入人的心理深处。这等于一讲“仁”的价值理念的时候就把它预设进人的大脑之中,就给人贴了“人之初,性本善”的标签。这在内容上契合了人精神归宿需要和对自身存在价值的肯定,也从心理上契合了人有爱与被爱的需要,在价值上满足了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更为深刻的是,“以‘仁’为核心而形成的我国古代传统核心价值观,是对把人作为神的附属品的宗教观念和把人作为工具的奴隶主意识的否定,它提倡的人与人相爱、同情人、帮助人、尊重人的价值,标志着‘人’的德性本质的发现,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人本主义与人道主义两者合一的精神”。二是对价值理念的倡导贯以生活体验。作为社会核心价值观,它必然是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社会民众普遍地将它融入内心并作为行为规范、理想追求的。中国古代社会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很低,同时,中国人特有的农耕生活方式决定了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感性、重体验、重实际,要把核心价值观植入到人们的灵魂深处,不可能依靠系统理性的理论灌输,因而始终贯以生活体验方式让人们去感受、感悟。如孔子讲“仁”,很简洁,没有过多的大道理,他从亲情当中理解“仁”,由爱亲推及爱众。他讲“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从家庭中血缘关系上的爱父母兄弟天然情感,推及到爱天下所有人,形成了一种朴素的大爱、博爱。正是由这种“爱亲”到“爱众”的人性情感逻辑,才到后来孟子进一步说“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后来历代的儒家思想家都坚持这一逻辑:首先就让所要宣传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在道德理想和实践上获得了一个比较稳固的、属于人性的自然性基础,然后在这一基础上把“亲亲”的血缘伦理推向社会生活中去践履,完成一种“尊尊、长长”和“杀身成仁”的社会政治伦理。这种基于生活逻辑中的可体验性,是符合古代农业社会中广大民众的理解和接受的认知心理的。禅宗中讲“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从生活体验中说道理,还表现为尊重和遵从了人的认知经验常识。如人为什么要遵以“礼、义”?荀子讲“天地有,然后有万物;万物有阴阳,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义”,荀子作出这样的理解,切合了人们的经验常识,因而也就受到广泛认可,当然就成为社会共识了。由此,尊拜“天地君亲师”成为每一个人一生日常生活活动的时候,也就表明背后所隐含的核心价值观融入了可以体验的社会生活了。

二、导以回报机理

核心价值观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生;价值观;培育;践行

当前大部分中职生均未形成较为稳定的“三观”和正确的思想观念,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中职教师而言,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与培育过程中,引导中职生进行正确思想观念的学习与认知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通过课堂来进行理论化教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传递是中职教育的最重要基石,也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育、个人能力培养以及中国传统民族精神和文化宣传渗透的根本。在社会发展进入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各类不良价值观念充斥中职生的日常生活。如果不让中职生及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那么中职生很有可能会被各类不良观念影响渗透,最终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发生偏移,不仅无法实现自身的个人价值,还可能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和公序良俗的建立。如果想要在中职生的日常课程教学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扬,首先需要让中职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含义,对相应的理论化知识有更为全面的理解与认知。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在课堂内进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理论课程教学,甚至将相应的理论与专业课程的教学进行必要的融合,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进行相应价值观念的深刻认知。教师还可以尝试营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为主的校园生活与学习氛围,这能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有关文化的渗透,在不知不觉中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基础,对有关定义和概念进一步认知与理解。当然,由于中职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仍然处于不断的发展阶段,故而教师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化教学时,务必选择通俗易懂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活动的推进,否则难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还很可能让学生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产生厌恶情绪。

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进行课程教学

爱国主义不仅是中职生行为规范中明确阐述过的内容,还是中职生从小需要在思想道德课程中进行学习的主要内容。由于现阶段中职院校进行了大量生源的扩招,许多进入中职院校进行课程学习的学生,其本身的素质呈现出了略低于普通高中学生的现象。为此,教师更应当从爱国主义着手,引导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践行。在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不应当仅仅在理论化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展开,更应当将爱国主义融入日常的生活与学习当中,让学生在细枝末节处领略爱国主义的伟大含义。譬如每周的升旗仪式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佳机会,教师可以尝试通过引导学生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参与升旗仪式,在升旗仪式举行之前进行衣着的整理,在升旗仪式举行过程中,通过脱帽、矗立、注视等一系列礼节来完成升旗仪式,让学生对爱国主义观念进行全面的理解。与此同时,在社团活动和课余时间,教师可以尝试通过向学生推荐与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的电影、电视,诸如《我的团长我的团》《亮剑》等,让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学习。实际上一系列具有仪式感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能有效引导中职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但在很长一段时间,中职院校的教师都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上,并未对学生的个人思想观念树立有足够的重视。但如果中职院校学生只具备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没有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那么即便走入社会,进入工作岗位中,也无法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也无法树立正确、远大的理想,实现自身的个人价值。因此,具有仪式感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并非只是形式上的思想政治宣传,这其实是一种引导学生树立思想观念的重要途径。它能够对学生的日常言行举止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意识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有意义的。除了一周一次的升旗仪式之外,清明期间引导学生进入烈士陵园扫墓,也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方式。教师可以在扫墓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对烈士的光荣事迹进行深入的了解,让学生通过对英雄事迹的进一步感悟来进行爱国主义情怀的培育,这能使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得到进一步的树立与完善。

三、从生活角度出发进行观念培育

想要使学生在日常的言行举止中自动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自我言行的规范,教师除了在课堂中通过理论化的教育活动呈现引导学生培养相应观念之外,还需要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践行社会主义观念。比如教师在日常的实践活动中,可以有意识地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可以在建军、建党以及国庆等特殊时间节点,带领学生一同进入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基地进行红色文化的学习,通过学习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也可以通过邀请诸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楷模,引导学生进行相应价值观念的学习。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使其以更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更正确的价值观念参与到日常的学习与生活当中。除此之外,教师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还可以尝试引入、探讨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相关联的社会新闻,通过与学生之间思想层面的交流沟通,让学生的价值观念得到进一步的革新与完善。实际上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学生的所见所闻与社会的实际发展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脱节现象,为了让学生能够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教师需要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进行社会新闻的引入,而针对社会新闻的评判,能够有效反映出学生现阶段的价值观念和是非观念。通过对社会新闻的探讨,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四、进行有关评价体系的创建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职院校的教师都将教学重心放在引导学生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知识的掌握上,为了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质量进行评价,教师创立了完善、科学的学习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进行鞭策。但相应的学习评价体系中并没有与价值观念树立相关联的内容。换句话说,教师没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和践行纳入中职院校学生的日常学习评价体系当中。这很可能会让学生对相应价值观念的学习与树立产生不重视的心态,甚至会让学生误以为在中职院校的课程学习中,只要能够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深入应用,就已经完成了相应的学习任务,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与精力进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联的理论化课程学习,也不需要在课下花费过多的时间进行相应价值观念的践行。久而久之,整个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价值理念将会由于评价体系的创建而发生改变。为了让学生意识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本身的重要性,教师在进行相应的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将与观念树立和培养相关联的内容加入学习评价当中,让其在有关评价体系中占最重要的比重,只有如此,才能够让学生以更为正确的认知对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与践行。中职院校所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技术,只有让其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够使中职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以正确、合理的方式进行个人的职业规划,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实现自身的理想、价值。

参考文献:

[1]匡礼.中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探讨[J].文化产业,2021(7):150-152.

[2]饶军.中职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J].新课程研究,2020(24):93-95.

[3]董晨.中职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分析[J].职业,2019(33):29-30.

[4]赖孟芬.中职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研究[J].职业,2018(34):32-33.